今年Facebook使用很频繁,混迹于几个极端金属和氛围黑后黑的小组,学会了一个新词儿——AOTY,也就是Album of the Year。以前每年虾米音乐都会给推送一个个人总结,截图发朋友圈/微博,再补充自己觉得一年里听到最好的专辑。今年换了Spotify,搭了博客,所以认真写一篇我的AOTY和一些想法。
希望不是这样的↑
目录
首先,今年的流派排名
Spotify的分类系统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毕竟虾米都没有把Blackgaze放进可选的流派列表里。不过前五中没有看到Post-black,不知道它到底有没有这个分类,还是因为我听得不够多?
所以还是Spotify懂我,因为我不是死硬的黑金属战士,说实话几个经典的队,比如Mayhem、Darkthrone、Emperor、Marduk(目前为止)我也都基本听不进去。如果大家都不愿意把Blackgaze划到黑金属的大类下面的话,把它当成一个Shoegaze的子风格(或者Variation)倒也不错,感觉如果换成盯鞋爱好者们的话应该没有那么排斥。
说到排斥这个事,想起来今年Ryan写的一篇关于中国后黑金属乐队介绍的文章,当然也提到了锈湖,有兴趣的话我把链接放在这里。不出所料评论区出现了黑金属原教旨主义者(或者叫他们Elitist)并开始嘲讽:
我的想法是,任何流派的音乐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从诞生到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肯定需要一个过程。众多的子流派就先不提,像你黑金属当年还不是从敲击金属衍生出来的吗。当年恐怕是没有Facebook这种东西,但是不知道敲击爱好者们会不会在演出前后闲聊的时候嘲讽黑敲。如果自己听不进去大可不听,用攻击这些新生流派来展示自己优越感的行为属实愚蠢。不过话说回来,任何音乐对于这些人来说可能也就是用来标榜自己或者混圈子的工具或者而已,作为爱好者们应该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发现更多更好听的音乐的契机。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点在于,这篇文章投稿发布在一个叫Loudersound的网站上,他们在Facebook上的账号叫Metal Hammer。而德国这边最有影响力的金属乐杂志也叫Metal Hammer,你甚至能在Facebook上找到两个不同的金属锤子,只不过这个后者是用德语写的Po文。所以就挺有迷惑性的,一开始我还真的以为锈湖能登上德国最大的金属乐杂志了,甚至还问了Ryan这篇文章需要翻译成德语么,后来才发现前面这个锤子是一个英国的网站,并没有实体杂志(似乎有一年一本的年终总结??)。另外,Bandcamp上也有很多杂志社联系过我们,花几十美元就可以帮我们写一篇专访+把歌放进试听CD中,不过应该也都不是些影响力很大的杂志。希望什么时候锈湖能厉害到有杂志愿意免费写我们吧哈哈哈。
后摇能排到第二名是因为听了大量的Mono。上半年发现Mono在欧洲发行的厂牌Pelagic Records就在德国柏林,所以从那里订了之前一直想要的一张Requiem for Hell和一张Nowhere, Now Here,还帮朋友带了一张Hymn to the Immortal Wind的黑胶,以及给自己的一件周边外套。于是趁机复习了以前的几张专辑,包括从来没仔细听过的Hymn to the Immortal Wind。
既然说到Mono那就仔细聊聊他们的专辑吧,我目前仔细听过的,我心目中的排行大概是这样的:
序号 | 专辑名 |
---|---|
1 | Requiem for Hell |
2 | Hymn to the Immortal Wind |
3 | Nowhere Now Here |
4 | The Last Dawn |
其实The Last Dawn中的Kanata还是很喜欢的,也是当年阿龙推荐给我的Mono的第一首歌,但是其他的歌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新专辑Pilgrimage of the Soul只完整地认真听过大概两遍的样子,印象也一般。令我生气的是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把永恒握在你的手心,夺美的名字啊,可是中间那一段声音真的太像蚊子了!今年9月回德国,拖着辗转飞机和火车快24个小时的身子在最后一趟从莱比锡到德累的火车上睡着了,中途硬是被这个声音吓醒。
小时候夏天家里总是有蚊子,每次一听到在耳朵边嗡嗡的声音就特别难受,我会把头埋进被子里,宁愿热死也不想听到,所以对这个频率非常敏感。
For my Parents中的Dream Odyssey也听过无数遍了,但是整张专辑没有认真听过,按照之前的感觉应该排在第二或者第三位的样子,2022年一定要仔细听。
排第一名的Requiem for Hell,实话说是因为带了情感附加分,16年第四季度这张EP帮我度过了一些难熬的时刻,所以很难客观去评价到底应该排在别的什么位置。我是认同坂本龙一对“音乐的力量”这一概念的否定的,地狱安魂曲带给我的不是什么感动或安慰,而是通过它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同时从音墙中获得精神上的平静。声音或许和气味是一样,听到同一段声音会唤起脑子里对某段时间的记忆。
最后,上半年才认真听的Hymn to the Immortal Wind,钢琴部分非常讨喜,很多动机也都特别好听。除了第一首歌后半部分以外,这张专辑挑不出来毛病。
来了德国之后阿昊给我推荐了不少德国的土特产EBM,工业音乐算今年又捡起来了一些。除了听之前喜欢的Nachtmahr和X-Fushion以外还听了一些Agonoize,Funker Vogt,Combichrist,Suicide Commando,Pouppée Fabrikk,从Out of Line的推送里听到了一个俄罗斯的新计划Kiberpassk,以及一个工业金属The Project Hate。
Death Metal真的只反复听了两张专辑——Cannibal Corpse的Torture和Sepultura的Roots。Sepultura之前有耳闻但一直没听过,在Eventim上看到了他们的巡演信息,又去听了听。Ratamahatta真的好快乐,听得想在电车上乱蹦。阿昊又推荐Dante XXI,呵,不愧是听敲的。
然后是艺人排名
Deafheaven完全不出所料,除了新专辑Infinite Granite以外今年认真听了Sunbather(终于能听进去了,以前觉得太重了),而且缓存下来出门时听了很多遍。前三首歌的印象比较深,也逐渐理解Sunbather为啥经典。Deafheaven歌里面的狠劲儿是Alcest没有的,而这张专辑在今年以前狠到让我觉得它跟二代黑那些队没啥区别(笑)。
当然除此之外最喜欢的还是New Bermuda,上个月和阿昊去转了几家本地的唱片店,也成功找到了Deafheaven的专辑。年初薅了eBay的羊毛,只花了十几欧就买到了OCHL,再加上预订的新专辑首版烟雾蓝,现在已经拥有三张他们的胶了!炫耀一下嘿嘿。(还拥有一张大背标,希望早日缝上夹克。)
唱片机刚买回来安装好之后放的第一张唱片就是New Bermuda,感觉这是一种应有的仪式感。然而这张居然是45rpm的,而且是目前的收藏中唯一的45rpm。此前一直以为大多数能买到的唱片都是33rpm的,这样一个巧合在我放第一张的时候就碰上了也是非常神奇。
Pro-ject Primary E 的设计非常简约,没有电子调速,改变速度靠手动调整传动皮带挂的位置。刚拿到唱机的我还真的琢磨了一下到底大圈和小圈哪个转速快…
第二名Mono不解释了,这也是一定的。
第三名Autumn Nostalgie是今年刚发现的宝藏乐队,上半年从Bandcamp找到了他们去年发行的第一张专辑Esse Est Percipi。听了几首歌就感觉到莫名的熟悉,有几个动机像是以前听过一样,甚至翻了一些以前听过的歌出来对比,不过结果是一无所获。编曲非常简单,鼓和贝斯都没什么亮点,但是吉他的旋律过于好听,除了第一首和第五首凑数的以外,每首歌都能戳到我。
然后没有赶上首版的我买了第二版黑胶,封面很美。
第四名Cannibal Corpse,Torture真的很上头。
第五名Møl。这个队也是今年才开始集中听。非常喜欢第一张专辑Jord,但是胶印了好几版但是都卖光了,而且发行方Holy Roar Records的主理人Alex Fitzpatrick被指控性骚扰和强奸,厂牌成员和乐队纷纷割席,具体看Holy Roar Records Founder Accused of Rape, Multiple Bands + Entire Staff Quit Label。因此今年Møl的新专辑Diorama转而在Nuclear Blast发行,不知道Jord会不会换个厂牌再版。
新专辑中比较喜欢Vestige和Diorama两首歌,其中Diorama还有Sylvaine的助阵。期待他们明年2月的欧洲巡演。
歌曲排名
第一首就是Jord中听的最多的Jord,嗯,其他的几首喜欢Bruma和Vakuum。
Cohol的话只有这一首听得比较多。我在Spotify上做了一个后硬核的精选集,虽然只有5首,分别来自Cohol, Heaven in her Arms, Pale和明日の叙景。其实命名成日本后硬核精选集也可以,呃。
最后,今年最喜欢的专辑
这个Spotify并没有给总结,不过看了前面的应该大概能猜出来一部分。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艺人 | 专辑名 |
---|---|
Autumn Nostalgie | Esse Est Percipi |
Møl | Jord |
Numenorean | Adore |
Mono | Hymn to the Immortal Wind |
Black Country, New Road | For the First Time |
Agalloch | The Mantel |
Ghost Bath | Self Loather |
说说这个Black Country, New Road,在一众后黑自赏黑里的一股清流,是带些爵士的后朋克,或者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定义,总之很好听。契机是回国前一位在上海开唱片店的朋友托我带的,他从HHV订了3张,一张这个和两张泡菜摇滚Can。BCNR几乎是Intro的开头前几秒就把我吸引住了,后面的所有歌也都全程无尿点,真的是意外惊喜。至于Can,目前还是听不来哈哈哈。
和阿昊转唱片店的时候成功找到了这张唱片,于是毫不犹豫就带回家了。和之前买过的胶不一样在于,里面带了很厚的歌词本,其他的胶最多给一张12寸的纸片。这个歌词本每一页左侧是一张来自Unsplash的照片,右边是字印得巨大的歌词。
今年音乐方面最坏的消息莫过于Numenorean解散,主脑Roger在Facebook说乐队吉他手也是涉及性骚扰,他不希望自己付出一切的乐队给别人带来痛苦。刚好上半年才捡起19年发行的Adore在听,又得到了这个噩梦一样的消息。
18年二月份第一次听到Home,我还记得那天做了一晚上的绿皮火车到北京和朋友们一起看Thy Art is Murder的演出,早上坐在北京西站的麦当劳里听了好几个小时这一张EP,封面也令人印象也非常深刻。18年秋天在学校社团的活动中还和轲轲排练了Shoreless作为演出的Intro。
在网上找到了一篇关于封面的访谈
"Yeah, it’s an autopsy photo from a murder that happened in 1970. A father came home and murdered his whole family. We realize it’s a very striking image and somewhat controversial but looking at that image evokes such a strong emotion out of the listener, it almost sets up the journey you’re going to experience with the album. We wanted to break the fourth wall a bit and start the experience before you even dive into the album. …"
Adore也是一张很不错的专辑,但是在风格上和Home有些不同。19年刚发行的时候,听了几首之后觉得有点无聊。今年捡起来再听找到了和以前不一样的感觉,比如Portrait of Pieces从02:29开始的Riff,Coma和Adore的旋律,还有一首虽然从头到尾都在重复一个动机但是从来没听烦的Stay。给人的感觉是从上一张Debut整体都偏向氛围,而这张全长更侧重节奏。目前这张唱片的黑胶还有卖的,今年买的唱片有点多,计划到明年再买吧。
解散的事情再遗憾也支持Roger的选择。First be a human, then be an artist. RIP Numenorean.
总结
听歌时长只限于Spotify,还用播放器、朋友从国内帮带的CD机以及这个月刚刚购入的黑胶唱机听了一些。主要的流派依然是后黑和自赏黑,往年掺着后摇、敲击听,这两类今年也都没怎么听过。
除了金属类的,Slowdive听得比以前多,探索了新专辑Slowdive和94年的Souvlaki,被When the Sun Hits洗脑。另外通过Kraftwerk和Lebanon Hannover接触了一些Cold Wave,包括Die Selektion和一个似乎没什么名气的Konstantin Unwohl。
演出只在回国的时候看了两场,一个是Pest Productions的15周年,还有一个是Dressed to Kill和其他乐队的一个拼盘。回德国之后本来预定了11月底的Batushka和Belphegor在德累斯顿的拼盘,还有Møl、Heretoir、Gaerea及另一个之前没听过的Praise the Plague在莱比锡的拼盘,结果均以萨克森州疫情太严重而取消。
明年2月有两场想看的,一个是前面提到的Møl的欧洲巡演,还有一个是Cult of Luna新专辑欧洲巡演,柏林站和Alcest一起演。虽然对前者兴趣不大,但是非常迫切想看Alcest看奶哥(他们上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是17年不知道几月份,从那之后我才开始听自赏黑,所以就错过了)。如果都在柏林看的话一个是19号一个是25号,不知道要怎么安排行程。甚至不知道那个时候自己能不能考完试。
明年也没有详细计划要听什么,祝自己能看到几场喜欢的演出就好。
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