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的SaC I主要介绍了安全与密码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保护目标、攻击者模型以及保护机制,根据保护目标把方法分为两类——认证和加密,介绍了不同的密码学方法和实现原理。这学期的SaC II主题为“匿名和不可观测通信(Anonymous & Unobservable Communication)”。
隐私增强技术(Privacy Enhancing Technologies, PETs)
包含两个子领域:
- 信息抑制工具(information suppression tools):又称为不透明工具(opacity tools),关注匿名化、假名化(pseudonymization)、混淆(obfuscation)。通过移除不重要的数据,防止攻击者学习到重要的信息。
- 透明性增强工具(transparency-enhancing tools, TETs):
- 告知用户收集了哪些数据、收集目的等
- 告知数据收集的影响,需要“informed consent”
- 检查数据收集是否符合法律规范
- 各种技术:Secure Logging, Audits, Quality Seals, Policies…
保护目标
SaC II主要学习的是隐私增强技术,隐私是我们的保护目标,但是没有明确的定义。所以我们通过保护匿名性和不可观测性来实现保护隐私性。
- 匿名性(Anonymity):确保用户在使用一个资源或服务时不会暴露他的身份,即使是通信参与者也不能发现对方的身份。
- 不可观测性(Unobservability):确保用户在使用一个资源或服务时,他人无法观测到正在使用的资源或者服务。未参与通信者既不能观察到消息的发送也不能观察到消息的接收。
还有一个保护目标为隐藏性(Hiding),它与不可观测性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消息的内容是隐藏的,后者强调使用资源这一事实无法被观测到。